很少人不知道母乳喂養對嬰兒的益處,但母乳喂養對母親的好處卻常常被忽略、甚至不為人知。從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到充滿強烈情感的母嬰關系,母乳喂養讓媽媽有很多理由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高興。在最近出版的《2001年國際母乳喂養年度文集》中,摘錄了已發布的母乳喂養對母親的好處。該文集由經典的母乳喂養宣傳書籍《牛奶、金錢與瘋狂》的共同作者Dia Michels編輯。這兩本書都可以從國際母乳會獲得。
關于母乳喂養最不為人知的是,媽媽可以和嬰兒一樣從中獲得健康。母乳喂養不僅僅是延續受孕和懷孕之后的自然生理過程,它還能帶來很多短期和長期的健康益處。在專業醫護人員提供的產前輔導中很少會強調這些,而且在通常的父母教育類著作中也都被忽略。讓我們看看母乳喂養提供給媽媽們那些幫助,也猜測一下為什么很少找到對這些益處的描述。
母乳喂養對媽媽生理上的影響
從一出生開始,嬰兒的反復吸吮讓母親的腦下垂體釋放催產素(縮宮素)。這種激素不僅讓乳房分泌乳汁給寶寶(即所謂的噴乳反射或“奶來了”),同時也引起子宮收縮。由此產生的收縮防止產后出血,促進子宮恢復(回到非妊娠狀態)。
奶瓶喂養的媽媽們通常在寶寶出生時會接受點滴靜脈注射人工合成催產素,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是產后出血風險最高的時候,她們只能憑自己的力量面對。如果媽媽只有母乳喂養,沒有替代的配方奶、食物和奶嘴,她恢復月經的時間常常會延遲,經常可以好幾個月沒有月經,不像人工喂養的媽媽一般在產后6-8周恢復月經。這種現象對母體保存鐵質有重大的好處,而且經常達到自然避孕,保持一定的生育間隔。
媽媽身體分泌乳汁所需要的鐵量,遠小于月經中失血所流失的鐵量。實際的好處是母乳喂養的媽媽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比配方奶喂養的媽媽低。媽媽母乳喂養時間越長,閉經的時間越長,這方面的益處就越大。
至于生育能力,哺乳閉經法(LAM)是被充分證明了的避孕方法,在產后頭6個月有98%-99% 的避孕成功率。通過哺乳閉經法實現自然避孕,確保每個孩子得到最佳的生存保證,以及媽媽在兩次懷孕之間體力的恢復。與此相比,配方奶喂養的媽媽就必須在產后6周內開始實施有效的避孕方法。
母乳媽媽的心理獲益
如何衡量由于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且成長良好而帶來的心態的平和的價值?如何估算配方奶支出和醫療支出不斷上漲的財務壓力所帶來的影響?
公共衛生機構提倡母乳喂養,因為已被證實的母乳喂養嬰兒的健康優勢,但他們沒有向母親和家庭傳遞這個具有決定性的嬰兒喂養選擇所帶來的情感作用。在西方社會,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仍被視為是基于便利性考慮的個人選擇。因孩子反復生病和失去只有母乳喂養才能帶來的獨特親子連接導致的潛在壓力,卻常常在決定過程中被忽略。
除了母乳所提供的最佳營養和免疫保護,母乳喂養還有更多益處。哺乳提供了一種獨有的母親和嬰兒之間的互動,一種自發的肌膚貼著肌膚的親密和滋養。而人工喂養的媽媽必須格外努力來復制這一過程。孩子吮吸乳房令媽媽產生一種特別的激素環境。催乳素,促進乳汁分泌的激素,可以讓母親特別地平靜。母乳喂養媽媽被證實面對腎上腺素的刺激,更少引起激烈的反應.
即使一個媽媽克服了身體問題,她可能還會遇到很多負面評價,例如“你還在喂奶嗎?”、“你的奶已經不夠營養了,為什么不加點配方奶呢?”或者當她回到工作崗位后,雇主可能使她無法繼續母乳喂養。又或者當她在公共場所哺乳時,可能受到騷擾。難怪很少有母親充分體驗到母乳喂養對情緒的放松作用 。
做新媽媽的日子充滿情緒的斗爭。產后抑郁很常見,而且由于缺少支持和孤獨感而加劇。在產后的情緒動蕩期間,母乳喂養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是母乳喂養的母親患抑郁癥需要治療的情況跟其他母親一樣。這些媽媽給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帶來了獨特的挑戰。因為藥物可能進入乳汁,所以很多醫生相信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斷奶。但是在多數抑郁的情況中,媽媽們只要繼續哺乳就會復原得快。可惜太多醫生堅持媽媽需要斷奶來服用抗抑郁藥物。
然而文獻顯示,已經證實一些抗抑郁藥物,即使有影響乳兒的風險,機會也很少。在媽媽服用抗抑郁藥物期間,當她感覺到與寶寶建立的喂養關系是她生活中唯一正確的事情,那她可以繼續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