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人社部就催乳師執業標準召開了相關會議 會上明確指出:凡是辦理就促會的催乳師證必須要有人社部或者是人社部職業鑒定中心所認可的其它三證,即母嬰護理師證或者按摩師證,護士證,醫生證,倘若沒有,一律不給上報。國家人社部開展的這次專題會,是對目前非專業催乳師培訓機構的一個警告,同時也為有意于成為催乳師的人敲響警鐘。
問題奶粉的出現,母乳喂養的好處,讓不少年輕媽媽們回歸母乳喂養,但是營養不足、身體不佳等情況也讓部分媽媽面臨不能出奶的尷尬場面,一種新生職業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催乳師。
催乳師雖是新生職業,但它的發展速度驚人,據悉,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催乳師數量已經達到了兩三千名,一線城市的數量更多,面對競爭力如此巨大的催乳師市場,還是有人樂此不疲的想要加入進來,得到這份高薪職業。
催乳師工作時間短,收入高是家政市場公認的,坊間也流傳著“手指一動,月入上萬”的說法,這就導致了眾多從事家政行業與醫療行業的人紛紛轉行,爭做催乳師這個“香餑餑”。催乳師行業雖然火爆,但頻繁曝出的“催乳催出乳腺炎”事件,不得不讓人們重新審視催乳師這個行業,干的人多,專業的人少這樣一種尷尬狀況讓進行得如火如荼家政市場面臨不小的考驗。
催乳師來的時候及其隆重,各種催奶工具一應俱全,在催奶之前還煞有介事的介紹說所使用的催奶手法是完全無痛無害的,介紹了一通,李新華也聽不懂,但聽她這么一說,多少放心了些,但她下去的第一手,李新華還是叫了,因為痛,實在是太痛了。
“第一次催奶完成以后,當天晚上還是沒有出奶,多少還是有些著急的,后來催乳師又來了兩次,沒想到還是沒有出奶,她告訴我說奶堵得厲害,還需要一些營養湯加以食補,于是又花掉了幾百元。”李新華說。
可是令一家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晚上李新華就出現低燒,乳房還十分脹痛,送到醫院以后,醫生檢查之后說乳房脹痛可能是由于在按摩的過程中傷害到了乳房的軟組織。“當時我就急壞了,立馬問醫生我還能不能夠出奶,得到醫生肯定的答復后我才放心。”李新華現在說起還是一副心有戚戚然的樣子,她說:“打那以后,我是再也不敢請催乳師了,后來還是在醫生以及母乳喂養師的指導下漸漸有了奶水。”
出院以后,李新華再打催乳師電話,不是關機就是服務正忙。
其實,像李新華遇到的這種情況還不在少數,不少專業人士表示,想要勝任催乳師這個行業,專業的醫療知識是必不可少的,現在有不少催乳師都是不具有這樣的專業醫療知識的,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手法并不專業。
而國家人社部最近開展的對于催乳師執業資格標準的新規定,就針對上述情況對家政市場做了相應的整改,從今年9月1號起,想要持有催乳師資格證,就不得不面臨比以前更為嚴格的檢查,辦理催乳師資格證的程序也將變得愈加復雜。在相關文件中,還明確指出的凡持有催乳師資格證的人也應當持有護士證或者是醫師證,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催乳師的專業性,也會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催乳師,讓催乳師這個行業變得“干凈透明”。另一方面,專題會上也明確指出不得以人社部的名義開研討會,培訓班等,證書名稱前也不得有人社部字樣,這樣做不僅能夠打擊到眾多的不良培訓機構,也能從根本上杜絕催乳師行業環環相扣賺取“推薦費”的不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