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的手法與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推拿對寶寶的重要性就如同防曬對皮膚的重要性一般,日常不重視,可以省掉許多時間精力,但省下來的時間精力,可能會在某個時間段集中向你討回來。國人不喜歡預防,只喜歡治療,你愿意改變嗎?
平時保健得多自然就生病得少,照顧起來就覺得很輕松了;即使生病了,有了小苗頭,立即推拿,很快就能把苗頭壓下去。
(--)不同穴位的按摩功效;
乙窩蜂(一窩蜂)
位置:在手背腕橫紋正中凹陷處。
操作:使小兒掌心向下,術者以右手中指或拇指指面揉之,稱揉乙窩風。100~500次。
作用:發散風寒,宣通表里,溫中行氣,利關節,止痹痛。
主治:傷風感冒,腹痛,痹痛,急慢驚風。
說明:拇指揉多用于發散風寒。中指揉多用于溫中行氣,利關節,止痹痛。
外勞宮
位置:在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
操作:術者左手托小兒四指,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稱揉外勞宮。100~300次。
作用:溫中散寒,溫固下元,升陽舉陷。
主治:腸鳴腹痛,腹瀉,寒痢,大便色青或綠,便物不化或有黏液,疝氣,脫肛,遺尿,蛔蟲腹痛。
說明:本穴為補元陽之主穴,穴位溫熱,能內達外散。揉之能發汗,凡臟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溫通作用,但溫通之中又有收斂作用,而不致溫散太過。
二馬(二人上馬,上馬)
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頭后陷中。
操作:使小兒掌心向下,術者左手食指墊于患兒小橫紋穴處,其余手指握住患兒食、中、無名指,使患兒無名指與小指之間的縫隙加大,利于穴位操作,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斜行插入穴中,上下揉動,稱揉二馬。100~500次。
作用:補腎潛陽,引火歸原,行氣散結,利尿通淋。
主治:小便閉塞,淋證,痰濕,咳喘,牙痛,睡時磨牙,久病體虛,夜啼,消干性啰音。
威靈
位置:手背外勞宮旁,第二、三掌骨之間。
操作:使小兒掌心向下,術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稱掐揉威靈或掐威靈。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開竅醒神,清腦,止抽搐。
主治:急驚暴死,昏迷不醒,頭痛,高熱神昏,為急救要穴。
配穴:掐威靈配掐人中、掐十宣、掐仆參、掐精寧——用于急救。
精寧
位置:手背外勞宮旁,第四、五掌骨之間。
操作:使小兒掌心向下,術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掐揉或掐之,稱掐揉精寧或掐精寧。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行氣,破積,化痰。
主治:眼內胬肉,疳積,干嘔,氣吼,痰喘,用于急救。
說明:體虛患兒慎用本穴,以防克消太甚,元氣受損,如必須用時,應多與補腎經、補脾經、推三關、捏脊等補益穴同用。
、合谷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中點。
操作:使小兒掌心向下,術者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或掐之,稱揉合谷或掐合谷。掐揉200~300次,掐5~10次。
作用:通瘀散結,降胃氣,止嘔吐,清咽喉。
主治:咽喉腫痛,牙痛,面癱,嘔吐,惡心等。
(二).小兒支氣管炎屬于中醫中的風溫病的范圍,主要是因為肺部受風寒,導致小兒出現發熱、咳嗽、胸痛、咯痰、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下面介紹幾種按摩法,能夠緩解小兒支氣管炎的癥狀,從而治療支氣管炎。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扶抱或仰臥,家長固定患兒上肢,清肺經、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關100次。
(2)患兒俯臥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鐘。
(3)按揉膻中、豐隆穴各2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熱犯肺型:發熱惡寒、汗少,頭痛,口微渴,咳嗽氣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脅隱痛,舌邊尖紅,苔薄黃。常用手法:
①推太陽30次,推三關300次。
②拿風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熱壅肺型:高熱面赤,傾渴欲飲,咳嗽痰黃而粘,或夾血絲,或為鐵銹色痰,胸悶氣粗,胸痛,舌質紅,苔黃膩。常用手法: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經100次。
②加揉豐隆50次,揉中脘3分鐘。
(3)熱入心營型:發熱不退,夜間加重,煩躁不安,時而譫語,甚至神志不清,氣急,喉中痰嗚,痰中帶血,手足抽動,口唇干燥,舌苔焦黃。常用手法: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經、清肝經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鐘,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橫紋200次,清肺經300次。
(2)清肝經3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
(3)點揉天突、膻中、豐隆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頭痛、鼻塞加揉膊陽池50次。
(2)高熱不退,擠捏天突至劍突及兩側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兩側,至皮下輕度瘀血為止。
(三).推拿按摩對各種新生兒疾病,傳染病,時令疾病,內科雜病,骨傷科病癥的保健好處;
1.早產女嬰 不足2公斤
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補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補肺金200次,補腎水200次,揉板門150次,推上三關150次。
2.先天性哮喘 1歲以下/2歲以上
取左手補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補腎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勞宮100次,推上三關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
3.先天性心肌炎 2歲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補肺金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內關300次,揉三陰交300次,捏脊5遍。
4.中毒性肺炎,高燒41℃ 2歲
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補腎水4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
5.百日咳 1-2歲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三關300次,分推胛骨100次
6.疳積 2歲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補腎水各300次,揉外勞宮150次,推上三關300次,揉雙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7.疳積兼腸炎 2歲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補腎水各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捏脊5遍,揉雙足三里200次,揉雙三陰交200次。
8.腹瀉 3歲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200次,推上三關300次,推尾椎300次,揉長強300次,揉雙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9.中毒性菌痢,高燒40℃ 4歲
治痢與退熱雙管齊下: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15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補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指壓雙足三里附近的“高升點”5到7分鐘。
10.白血病,高燒40℃ 4歲
采取以捏脊為中心的降熱與水腫的醫治法: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補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
11.休克
掐人中,掐揉手精威兩穴,捏雙腳太溪、昆侖及揉背部雙肺俞。
“精威”是“精寧”與“威靈”之合稱。此兩穴在手頸部兩側用單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兩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12.感冒發燒(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補腎水、脾土各300次,推三關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熱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
13.感冒咳嗽(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肺金300次,補脾土、腎水各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推三關3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揉肺俞100次。
14.嘔吐(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脾土300次,清大腸(從虎口推向指尖)100次,推板門(從掌根推向指尖)100次,按雙足三里3-5分鐘,揉涌泉100次(左旋)。又吐又瀉,加揉尾尖300次,推尾椎300次(由下向上)。
15.便秘(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大腸3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脾土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補腎水300次,清肺金200次,指壓雙外關穴3-5分鐘。
16.小兒夜啼(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清脾土各15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補清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7.遺尿(五歲以上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脾土800次,補腎水800次,推三關300次,揉丹田20分鐘,按壓百會2-3分鐘。
18.脫肛(五歲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脾土300次,推大腸100次(從指尖推向虎口),補肺金300次,推三關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摩丹田5分鐘,推尾椎(向上)300次,揉尾尖500次,壓百會2-3分鐘,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9.小兒盜汗(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肺金300次,補脾土、腎水各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揉外勞宮100次,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20.小兒口舌生瘡不吸奶(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心火、肝木各200-300次,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內、外勞宮各100次。
21.小兒皮膚病與瘙癢癥(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與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清心火與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揉雙曲池穴各100次。
22.小兒腹脹不適(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脾土300次,清大腸2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板門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方向),清心火、肝木各10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壓雙足三里2-3分鐘。
23.小兒厭食(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脾土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腎水各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壓雙足三里2-3分鐘。
24.小兒舞蹈癥與多動癥(四歲小兒,四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清脾土400次,清肝木、心火各300次,清肺金300次,補腎水500次,揉雙合谷、雙太沖各3-5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5.小兒大腦發育不全(四歲小兒,四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脾土500次,清心火、肝木各3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沖各3-5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6.小兒自閉癥(五歲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補脾土500次,清肝木、心火各4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沖各5-7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上一篇: 家政服務業迎來發展黃金時期,發改委將出臺新方案促發展
下一篇: 請月嫂坐月子的8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