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來說,給寶寶洗澡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寶寶出生后,在產婦還沒出院的這些日子,會有專門的護士給寶寶洗澡,一旦出院,父母就要親自給寶寶洗澡啦。寶寶洗澡不但能清潔皮膚,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寶寶生長發育,所以學會給寶寶洗澡是每個父母應會做的事情。
洗澡成為一項親子活動
嘗試在洗浴間洗澡,寶寶會豎頭了,脊椎硬朗多了,洗澡不再很困難了,可以到洗浴間去洗了,并成為一項親子活動。應注意幾個事項。
● 洗澡前做好一切準備:浴室溫度、浴缸清潔、嬰兒浴盆、洗發液、嬰兒皂、浴巾、毛巾(一塊干毛巾、一塊洗澡用的濕毛巾)、小布帽、水溫計(有經驗的媽媽用手也能調節合適的水溫)。
● 洗澡時間不要太長,即使寶寶很高興,也不要超過15分鐘。沒有必要每天都使用洗發液和嬰兒皂,一周使用一次即可。
● 水溫在33~35℃左右,如果用手試溫,最好用手背或手腕前部(做皮試針的部位),這兩個部位比較敏感,感到溫暖,不燙就可以了。
● 水深,坐時到寶寶恥骨水平(剛好沒過生殖器),躺時(一定不能把頭放下,頭要枕在媽媽的上臂上)剛好露著肚臍。
● 洗頭時不要把水弄到耳朵里,不要把洗發液或嬰兒皂弄到眼睛里。
● 女嬰洗完后最好要用流動水沖一下小便處。
● 洗完后馬上用浴巾包裹好,帶上小布帽,抱出浴室,和寶寶玩一會,待到皮膚干后再給寶寶穿衣服,吃奶。
在給嬰兒洗澡時,大人一刻也不能離開。最好用嬰兒浴盆給嬰兒洗澡,先將浴盆中的水溫調節好,切不可在洗澡過程中添加熱水,這樣很容易燙傷嬰兒。非要添加時,可先將嬰兒抱出來后,再加熱水。
為防止嬰兒在浴盆中滑倒,可在盆底放一塊大毛巾。在洗澡過程中,大人始終用手抓住嬰兒,以便在嬰兒滑倒時能及時扶住他。洗澡后,將嬰兒抱出水面時。大人要抱緊孩子,最好用一條大毛巾將嬰兒裹緊,又保暖,又可防止身體太滑兒失手跌傷嬰兒。
兒童洗澡是一種很好的皮膚鍛煉。特別是天暖后,皮膚容易大量出汗,應經常給孩子洗澡。如果孩子生病了就不要給他洗澡,以免消耗體力。發熱、嘔吐、頻繁腹瀉時,不能給兒童洗澡,因為洗澡后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易導致急性腦缺血、缺氧而發生虛脫和休克。但是,如果孩子只是鼻子稍稍有些不通氣、輕度咳嗽,不發燒,精神也不錯,還是可以給他洗洗澡。孩子泡一泡熱水,有時反而可以恢復健康。
下一篇: 不要對孩子說下面十句話